目录
教育观察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西北工业大学人才分类评价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张忻;李恒;1-10
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产、院协同工程实践模式探索 魏彬;于洪杰;11-14
卷首语
眼神 葛靖;3
教育管理
高校校院两级督导模式探究与实践——以湘潭大学为例 谭操;吴红;黎玉娥;宋贡湘;15-18
基于产出导向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张梦雯;何永全;马荟中;19-22
新媒体环境下OMO教师培训研修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苏盛敏;王淑慧;刘薇;23-26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研究 李睿;27-29
后疫情时代高校管理服务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李青;张晓玲;张硕;30-33
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45份大学生问卷的调研分析 张建;李桂娥;闫庆武;李永峰;34-37
思政教育
精准思政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党史教育路径论析 丁恒晏;38-41
地方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开设调查及对策 鲍恩波;陈秀丽;张言彩;42-45
“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 金硕;46-49
刍议大学生法治文化教育 吴旭红;50-52
教改教法
“三业一体、四链融合”精准对接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胥振国;张青;周晓隆;蔡玉华;戈弋;53-56
综艺娱乐元素应用于大学课堂教学研究 刘济洲;李明;宋浩;57-59
PBL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中华茶文化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程芸燕;苏筱丹;黄萍;60-64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双一流”视角 朱磊;李燕楠;65-68
“互联网+旅游”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 邹诗洁;69-72
基于钉钉平台开展来华留学生线上汉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李丹;李雪红;王治武;73-76
课程思政背景下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认同研究 曾亚平;徐嘉璠;77-79
高职院校英语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蒋玥;80-82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冒险实证研究 钟仙灵;83-87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系统的应用统计学混合式教学研究与探索 吕占美;88-90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席溢;姚红艳;赵丽丽;陈超;91-94
师生双向互动型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人因工学概论”课程为例 黄晓丹;黄华明;95-100
土木工程概论模块案例化思政教学研究 向泽;101-104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引入“CFD技术”的教学改革与运用 尹建勇;虞育杰;黄睿;105-108
VR技术在岩石工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冯永存;李晓蓉;谭强;109-112
基于智能采矿方向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山西能源学院为例 杨博;113-116
载人潜器虚拟仿真实验在海洋地质教学中的应用 孟峥;宁曦;王策;苏明;117-119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耿直;梁世强;王闯;120-122
本科交通工程专业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及实践思考 陆艺;黄政;邹俊辉;123-127
破除“唯论文论”背景下“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改革探索 高乾丰;128-130
新文科背景下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杨荣;王喆明;131-134
雨课堂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高亚男;于佳岐;刘艳;张鹏威;李泽友;135-138
基于ADDIE模型的护理技能实训课混合式教学设计 程莺燕;张杨;张少英;139-143
课程思政
论教师的自我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 侯长生;144-147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施路径 李金凤;肖莽;148-150
基于China Daily的高校外语强化课程思政教学初探 马桦;151-154
立德树人视域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余琼粉;李明;王云峰;姚朝晖;顾振华;155-161
高层钢结构课程思政案例设计研究 秦颖;赖柄霖;杜二峰;162-164
地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自然地理学”课程为例 杨宗英;谢洪;165-168
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的探索 胡君;陆晓东;169-172
基础教育
城乡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支持现状及提升研究 洪慧娴;车伟艳;173-176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探索——以立体几何为例 杜星煜;177-179
教师积极语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策略探析 王星;张传忠;180-184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以“月相变化”为例 张丽娜;唐翠兰;185-188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189-190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191-192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193-194
一枚春茶的俗缘 杜明芬;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