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农业发展
粮食安全探赜:时代意蕴、问题溯源、保障之策吴霞;3-6
数字经济赋能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史燕;7-9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辽宁省为例周腰华;王枫;王瑾;10-12
数字化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科技伦理风险透视及治理段庆刚;王发龙;13-15
略论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王殿安;彭才根;16-18
城乡中国时代数字农业创新农村经济新业态的动力因素及提升研究王海娟;19-21
农业现代化视角下数字化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杨倩;22-24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逻辑与应用场景研究李子君;刘景景;宋光明;25-27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现代化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研究郭安宁;韩雨熹;黄家慧;28-3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与因应之策赵锦;杜彩兰;31-33
农机合作组织发展态势、现实境遇与应对策略张雷;马志远;34-37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伦理的时代隐痛与实践路向王瑞鹤;王宝凤;38-40
数字化助力农业绿色发展的联动效应研究王绍阳;40-42
农村发展
后生产主义视角下我国乡村振兴研究刘姝婧;43-45
小岗村“大包干”:动力与效应陈学云;46-48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目标、困境与对策秦涛;张嘉敏;49-52
数字乡村治理路径探析李玲;53-56
从运动式治理到常态化治理:农村环境治理的困境及纾解路径吕浩然;丁羽涵;57-59
大数据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张卫红;60-62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治理效应发挥理亚东;董立功;63-6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新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李婷;王建华;朱炳钦;66-68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进展蒋艳辉;曾阳珂;69-71
基于人民幸福感提升的农村低碳村镇建设与制度完善霍岩;周颖;72-74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做好农村工作白双翎;75-76
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实践探索李天一;77-79
文旅融合背景下辽宁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宋爽;80-82
农民问题
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三重向度:价值之蕴、现实之困、因应之策王东;83-86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现路径研究梁红兰;87-89
数字乡村视域下农民教育培训效能提升的内驱、困境与纾解金满文;李悦;90-9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提升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莫海燕;93-95
资源配置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时代启示:坚持土地流转与集体经济并轨发展朱英伦;王君玺;96-98
社会资本对规模种粮主体流转契约选择的影响研究林洁;99-101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理论逻辑、历史脉络与实践逻辑赵忠亮;102-104
乡村振兴一体化视阈下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李悦;105-107
全市域协同发展的绍兴实践薛国琴;项辛怡;108-110
辽宁省县城要素承载能力提升的对策分析邢文妍;111-113
数字金融服务效能对农村降碳减排的影响与措施优化高钰莹;114-116
农村大学生助力“中原农谷”良种基地建设路径探究陈冉;郭治鹏;117-120
市场与贸易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孙玉栋;丛树峰;121-123
巴西近年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白津菁;124-126
粮食安全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研究王铭利;陆峰;黄杨杨;王靖涵;谢强强;127-128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对策孟崴;129-131
乡村振兴战略下“一县一品”案例研究陈广明;莫力丽;132-134
农村电商对品牌农业意识提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于洋;于晗;李宸坤;苏慧;135-137
基于TOE的农产品电商及跨境电商发展路径分析禤圆华;唐智;蒙昕;138-140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法律风险防范对策段莹;张迪;141-142
农业企业财税风险与合规路径分析韩飞;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