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农业发展
农业机械化夯实藏粮于技根基:历史演进与深化路径杨梦颖;赵冲;肜新春;3-5
影响我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孙参运;6-8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径陈雪华;9-11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强国内涵解析与实现路径研究张静;孙继芳;冯晨静;12-14
农业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谢丽彬;15-17
数字平台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陈协芮;18-20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探索——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周丽娟;蔡岸雯;21-23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困境与破解郭婧;24-26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路径研究韦地;27-28
数字技术视角下农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析吴琼;张幸;29-30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发展的现实堵点及应对策略周肖萌;31-32
农村发展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内容与重要意义温惠淇;33-35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困境与出路张宇;36-38
农村共富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徐金平;39-41
共同富裕背景下建设平安乡村的意义、实践困难与优化路径尹喆;42-45
传统生态智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杨萍萍;46-48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路径探究周梦冉;49-5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施显帅;陈萍萍;52-5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变迁与改进支明园;陆秀团;55-57
集体经济模式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可行性研究赵毅;58-59
和美乡村视角下农村传统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董俊良;冯瑞霞;王惠;60-62
试论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及系统性策略——以“非遗活化”视角的农产品品牌设计为例田倩;63-65
农民问题
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与融合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问题研究向先迪;66-68
农地制度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思路李同彬;高娟;王巍;69-71
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村民生改善的协同困境与化解策略李哲;田菁;72-74
农村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现实障碍及对策研究王智垚;孟凡榕;75-76
新发展阶段海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四重维度王云华;王若飞;77-8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进路于梦衍;81-83
不同资金来源要素下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研究蓝巧祎;84-85
资源配置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推进策略祝业亮;86-89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企业创新发展的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朱月晨;韩小威;90-92
数字经济驱动农业创新的三重逻辑、内在机理及优化路径汤鹏主;陈洪燕;93-95
关于推动辽宁省种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周攀;崔玥晗;96-98
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省县域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李盼盼;葛晶;99-101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邓春晖;王兴伟;周腰华;刘铮;102-103
扎实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路径研究张一贺;104-105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国际经验与我国推进路径汤石雨;106-109
普惠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吴开亚;孙博;110-113
产业融合视域下以文旅融合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葛震;114-116
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梗阻及纾解赵琳琳;117-119
乡村振兴视域下社会组织助力乡村绿色治理的机制研究姬断萍;郝昀山;120-122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的路径耦合分析严立宁;赵子瀛;刘欣彤;韩磊;123-125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策略研究桑媛媛;126-128
市场与贸易
乡村振兴背景下食品安全的监管及保障性研究张丹丹;马思伟;129-131
辽宁省农村粮食储藏现状分析高香兰;林子木;王德华;刘国辉;刑思敏;132-133
数字化背景下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路径研究张晔;134-135
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研究余花;李学卫;136-137
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大数据赋能农产品包装策略研究邓亚菲;138-140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本溪市为例闫立萍;董雪;141-142
成渝地区乡村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陈静;魏鹏;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