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哲学研究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再阐释——对“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观点的澄明郝立新;王一帆;1-7+152
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哲学意蕴魏华;8-14+152
基于中华美学精神的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探析于跃;15-21+152
经济学研究
农地流转“内卷化”成因及优化机制探索刘依杭;22-27+152-153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贸易依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沈晨;陈志恒;28-33+153
法学研究
论地方立法程序运作机制及其保障魏治勋;刘一泽;34-39+153
在线诉讼庭审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袁相亭;40-45+153
中药专利充分公开认定标准新论陈默;46-52+153
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认定陈本正;53-57+153-154
历史学研究
汉代皇权主义意识形态初论苏小利;李振宏;58-66+154
清末立宪背景下省谘议局与督抚关系探析——河南个案及相关经验刘涛;67-71+154
文学研究
饮品:厄德里克《守夜人》中的印第安族裔身份政治隐喻于冬云;李曦;72-77+154
生态、行动、希望:论欧美恶托邦青少年小说中的“危”与“机”郑松筠;张生珍;78-83+154
城市记忆与文学感知:清代前中期咏史词中的南京书写翟怡秀;84-88+154-155
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突围的一个典型案例——论20世纪90年代的田中禾及其小说创作李勇;席新蕾;89-95+155
有温度的书写与新的历史书写方式的建构——谈田中禾的家族记忆式历史书写刘宏志;96-101+155
历史变迁和心灵动变的见证——田中禾乡村叙事论李雪;102-106+155
教育学研究_“国际中文教育”专题(1篇)
中文国际传播能力的主要论域、基本特性和体系建构王辉;107-112+155
教育学研究
基于归纳思维和印证思维的课例研究魏宏聚;辛晓玲;113-117+155
农村学校生源分布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下的下村学校表达董乔生;邵泽斌;118-124+155-156
文化与传播
价值·品牌·传播:新时代大别山红色民歌研究韩冰;125-129+156
交互主体性视阈下中国叙事传播的形塑——基于我国外宣译释知识体系构建的考察张宏雨;张滟;130-135+156
编辑学研究
2023年我国编辑出版学研究主力分布与热点聚焦——基于编辑出版学CSSCI专业刊文献的分析姬建敏;136-145+156
由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论出版学的实践品格——从《关于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说起曾巍;146-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