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特稿
中国佛教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界限圣凯;1-9
佛教文献与信仰史研究
东魏《麹神墓志》与西平麹氏家族的佛教信仰魏军刚;10-22
魏晋南北朝时期尼僧养老与丧葬石小英;23-36
释门祖师道影传赞源流考赖文婷;37-56
三世土观·洛桑却吉尼玛生平及其贡献吕其俊;57-71
藏经之外与信仰之内:房山石经所刊小本《延年益寿经》考管仲乐;72-89
佛教思想与观念史研究
汉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的神异叙事——以“未曾有”为中心王丽娜;90-102
刹那的业果相续、联结何以可能——对一切有部“得”的功能一种解释单正齐;103-121
“不一不异”云何成立?——说一切有部体用悖论的争议与调适于婷婷;122-136
南北朝涅槃学的四大论题赵印印;137-151
“神”与“补特伽罗”:再论庐山慧远的“薪火之喻”与“形尽神不灭”辛放;152-175
从晚明到江户的“天台佛心印”——以传灯与光谦的《天台传佛心印记》注疏为核心孙皓佳;176-187
禅学与禅宗研究
魏晋禅学流布考——以安世高译经及其影响为核心潘小溪;188-199
论敦煌本《历代法宝记》对北宗禅的批判韩传强;200-213
明末清初禅门区域灯录的编制与意义——以永觉元贤《建州弘释录》为中心王廷法;214-234
中国禅宗史研究的方法和前景佛尔;蒋海怒;235-241
近现代佛教研究
民国时期比丘尼之形象与处境——以《续比丘尼传》卷六为中心的考察吴艳;242-256
民国女居士张莲觉的《名山游记》及所呈现的“女性意识”白照杰;姬鑫洋;栗翔宇;257-274
民国佛教《海潮音》杂志的创办及其意义明杰;275-289
梁漱溟对佛教思想的理解、转化与运用张亚军;290-303
比较宗教与文化研究
“犹太佛教徒”:以色列佛教的历史境遇与当代发展李治宇;304-315
佛耶对话中的相互批判——中日佛教“破邪”思想的历史关联与不同特性葛奇蹊;316-330
天国与涅槃:从概念隐喻视角对比基督教和佛教的生命理想观高秀平;蓝纯;331-348
印度佛教圣树——艺术体现及其文化和宗教意义黄乐乐;349-363
书评与学术综述
善作如来使 弘开净土门——传印法师《中国佛教与日本净土宗》述评湛如;364-372
陈言皆妙用 余味有新功——《自语他言:文字中的释道宣》评介国威;373-378
刹那灭视域下的业果问题——读范文丽著《行为与因果》张与弛;379-388
以语言、心灵为对象的佛教与西方哲学比较研究——《指月:佛教、逻辑与分析哲学》述评周邦威;389-408
佛教时间观念文献选编与导读9
禅悟与僧诤:17世纪中国禅宗的重构187
融合视域下的宋元华严思想研究274
中国古代佛典译论研究372
佛所王土:中古中国佛教地理研究388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4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