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关凯;1-8
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李晶;9-1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心理构成吴莹;18-25
社会经济因素与民族政策获得感:基于云南和宁夏的实证研究焦开山;逄秀云;孟潇;26-33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两个结合”的创新性运用曾咏辉;杨韩悦;34-40
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精神的内涵、价值与传承路径刘洋;41-46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四维阐析唐鸣;伍永辉;47-54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刘笑玲;55-61
民族社会学研究
移动支付对农村中老年居民主观生活质量影响及对民族地区启示陈应武;苏剑峰;孙金良;62-69
理论自觉视域下大小传统理论的本土化构建王琴;蒋彬;70-77
西班牙少数群体政策的国家安全之维周少青;周洁;78-87
生态民族志重构及人与动物关系反思——以阿拉斯加因纽特民族志为例曲枫;88-94
民族学与民族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村落新内源式发展模式研究吴兴帜;张云熙;95-101
红色文化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多维价值进路——基于“澄海革命老区”个案的思考杨刚;陈彬文;102-10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贵州文化叙事新趋向及价值考量蒋桂珍;龙立军;108-114
亚鲁王重返“勒咚”终极世界的途径研究罗绂文;罗文祥;115-121
论贵州民族文学蕴含的“四个共同”理念秦红平;唐善林;122-128
数字化赋能民族舞蹈传承的价值、困境与路径——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视角的考察蒙曦;129-135
贵州民族服饰博物馆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陈炼;136-139
试论八音坐唱的生态美学内涵张燕;140-145
民族经济研究
“文旅融合发展”专题研究张继焦;146
从习俗和非遗的冰雪节日到冰雪产业化文旅融合发展张继焦;侯晓晨;147-153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开发逻辑——以云南泸沽湖为例徐祖祥;白雪;陈刚;154-159
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野下传统-现代的并接实践与文旅融合发展——兼与萨林斯“并接”概念的对话王剑峰;张雨男;160-166
青年学者论坛
民族互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路径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于丹;167-175
新质生产力赋能民族地区产业现代化: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刘雨松;钟方雷;176-18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蓝青;陈宗岚;183-188
收录证书Center for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Assessment;2
《贵州民族研究》编辑部声明189
投稿须知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