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理论_视点
语文思维观及其培养方略张朝昌;3-5
教学_阅读教学
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语文“五层”阅读教学模式刘蓓;6-7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阅读教学问题与策略巨积伟;8-9
从“多元对话”到“动态过程”——基于多元对话视角的诗歌教学路径孙超;陈孝荣;10-11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史记》专题研读教学策略卢小芳;12-13
基于阅读素养培养的阅读文本设计策略王雅琳;14-15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阅读课堂的运用策略李燕;16-17
批注式阅读:为初中阅读教学助力尹佳萌;18-19
思维发展与提升视域下的议论文阅读策略徐安慰;20-21
基于微阅读整合的高中阅读教学实践杨柳;22-23
深耕文本:促进阅读教学文学与文化的融合王倩;24-25
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孙美;26-27
论初中散文教学——以托物言志类散文《紫藤萝瀑布》为例别倩文;28-29
浅议散文导读教学的打开方式朱强;30-31
立足场域 寻“滋”觅“味”——以《孔乙己》阅读为例宋晓华;32-33
象外之象 境外之境——以《子衿》为例薛惠;34-35
读书笔记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张正义;36-37
教学_写作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微写作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侯校贞;38-39
加工生活素材 文章焕发光彩陈瑞萍;40-42
基于大单元的微写作实施策略薛飞燕;43-45
注重过程性 开展微写作教学庄凉凉;46-47
让“角度”点亮读者的眼睛张月飞;48-49
作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孙凤芹;50-51
教学_教学设计
为英雄长歌——《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曹俊敏;52-53
教材_文本解读
以《呐喊》为例谈鲁迅小说中角色形象对作品的超越高鹏;54-55
现实主义视角下初中文本解读的意义——以《藤野先生》为例武英;56-57
朱自清《春》中的比喻探析缪玲蔷;58-59
从人物窥探小说流派的风格塑造——以《小二黑结婚》与《荷花淀》中的人物形象对比为例谢莉颖;60-61
《回延安》三大艺术特色探究李玲;62-63
东西方戏剧精神之对比审视——以《哈姆莱特》与《窦娥冤》为例陈韦兰;64-65
谈《植树的牧羊人》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模式毛雪菲;66-67
《五柳先生》与《孔乙己》之比较——兼论《五柳先生传》的非合理性崔强珠;68-70
抓诗眼 品诗情 悟诗心——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意蕴探析史海芳;71-7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巧赏析唐志强;73-74
提炼关键词:探寻文本解读的切点杨汉浩;75-76
文本解读中的“留白”探析徐丽丹;77-78
教材_教材研究
让“补白”不“白补”——提升初中语文教材“补白”的教学效益周衍;79-80
论初中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穆洪良;81-82
课改_课题选萃
议“学程”设计背景下的语文学习情境创设王焱;83-84
单元整体设计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创新陈兴雄;85-86
课改_课改在线
合作学习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分析谢洁;87-88
师承其脉 知行合一——教学做一体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雷敬谋;89-90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王燕飞;91-92
高中古诗词情境学习任务群设计——以苏轼《江城子·记梦》为例沈晓丽;93-94
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以《桃花源记》教学为例薛润娥;95-96
以《西游记》为例谈农村初中语文分享式教学张蓉;97-98
评价_测试评价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谈略吴丽娟;99-100
评价_备考
高考论述类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李莉;101-102
删繁就简 行而有效——关于高三考场议论文简化教学的一些尝试王竹;103-104
拾贝_微论
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实际应用陈兰贞;105-106
基于核心素养的读写结合教学研究章永兰;107-108
谈审美支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搭建途径何武全;109-110
品鉴古诗词 提升审美与创造能力洪荣江;111-112
2022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量排名2
2022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量排名2
书摘45+70
突出理论引领 探索实践智慧——《中学语文》2023年征稿征订启事113